(通讯员:王璨)2021年5月22日19时到21时,监察法治化名家讲坛@刑法现代化系列(第十八期)讲座在文澴楼102教室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主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法学科、诉讼法学科以及东盟刑事法研究中心承办。讲座以“国际刑事司法合作中的外交承诺问题”为主题,特邀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国际刑法研究所副所长张磊教授主讲,我院童德华教授主持,华中师范大学罗世龙老师、我院李淑兰老师作为校内外专家参加了讲座。我校本硕博共计30余名学生参与此次讲座。
主持人童德华教授对主讲人张磊教授的学术成果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张磊教授来进行分享表示诚挚感谢。

本次讲座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在第一部分,张磊教授根据新闻媒体的报道,介绍了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的理论含义和种类,提出了外交承诺在反腐败中的地位。
在第二部分张磊教授从理论上总结了外交承诺的五个要件。如主体要件、目的要件、前提要件等。

在第三部分,张磊教授根据外交承诺的内容,结合一些新闻报道的事件,介绍了外交承诺中的量刑承诺和追诉承诺。
在第四部分他重点介绍了量刑承诺的前提、条件、决定主体、作出主体及效力的特点。

接着,张磊教授通过分析案例提出完善我国量刑承诺制度设想。

童德华教授结合张磊教授报告的内容,分享了三点个人体会。一是同学们的研究应当注重对实际问题的关注。二是在做刑法研究时要坚持并创新传统方法。三是要坚持严谨的学术精神。同时,他从刑法教义学的角度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能否将量刑承诺规定为刑法中的减轻处罚情节?二是如何在外交承诺中把司法独立权和国与国之间的法律冲突的解决在法理上做更充分论证?张磊教授对此一一作答。

华中师范大学罗世龙老师针对《刑法》第63条第二款的解读提出了疑问:“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是否局限于一个量刑幅度?张磊教授对此作了详细解释。


在互动环节中,同学们踊跃提问,张磊教授一一耐心解答,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本次讲座为我院学子带来了关于国际刑事司法合作中的外交承诺问题的学术前沿理论知识,在开拓学术视野的同时,也为同学们提供了学术研究的新思考、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