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王紫璇)为贯彻二十大精神、建设优秀导师队伍,12月8日下午2时30分,我院于文治楼二楼会议室成功举办“新时代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培训会。会议由我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董邦俊教授主持,我院全体导师及研究生线上参会。
会议伊始,我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胡向阳教授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关于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论述”为主题,从国家层面出发,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对学科发展提出了要求。
首先,要创新人才培养,提高核心竞争力;其次,要注重理论实践相结合;再次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导师言传身教、率先垂范,注重对学生全方位的关心和培养;最后,要立足国际视野,以开放的态度纵观整个学科领域,从而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和学科建设综合影响力。
接着张志刚书记从端正意识形态与建设良好师德师风的角度出发,结合导师科研、人才培养各项具体工作指出,要加强师德建设,树立良好师德师风,坚持对师德违规行为零容忍;同时注意课堂教授纪律,维护高校课堂严肃性;最后,导师应强化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坚持教育方针,做好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在与学生交流及对学生进行指导、管理等各方面都彰显人性与关爱,在使学生拥有健康健全人格的基础上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随后,刑事司法学院博士生导师夏勇教授在导师科研与学生指导工作上、从德行和业务两方面对导师队伍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拥有热情的科研态度。科研是导师工作的应有之义,只有自身重视科研才利于发挥对学生“传帮带”的作用;二是要提高学术专注度,聚精会神做学问,一心一意搞科研;三是要在业务执行上立规矩,将管理者自身纳入评价体系,身体力行发挥导师示范效应。
刑事司法学院博士生导师杨宗辉教授则针对“五育并举”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具体落实发表了切实可行的意见,指出要坚持以德为本、以智为格、以体为根、以美为神、以劳为基,在人文底蕴、科学精神、会学善学、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个方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同时导师也要夯实学术功底、强化责任意识、坚持从严治教,使学生认识自我价值、挖掘自身潜力,最终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刑事司法学院博士生导师童德华教授针对科研诚信及学术规范从三个方面展开分享。首先强调了科研诚信及学术规范既是师生安身立命的必要素养,也是学术品质的内在要求,具有重要的地位;其次指出,科研诚信、学术规范与论文质量三者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关系,严谨而热情的治学态度会促使作者重视文章规范,从而产出研究基础扎实的高质量科研成果;最后对强化学术规范的具体措施做出了思考,指明应具备思维创新、观点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文献创新五个方面的创新意识,争做学科领军人物。
接着,刑事司法学院博士生导师、副院长董邦俊教授对博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进行介绍。董邦俊教授指出要坚持导师负责制和导师组集体指导相结合,在思政方面坚持五育并举,在学术培养方面做到因材施教,并对博士研究生的学制变化、英语课程免修条件等相关制度规定进行了详细介绍。
副院长郭泽强教授则表明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上一要尊重个性,百花齐放,支持个人不同的研究方向;二要求同存异,统筹团队,在导师和学生两个层面都进行创造协作;三要以生为本,振兴学科,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学科建设。
最后,焦俊峰教授详细讲解了研究生实习实践管理办法,并表示应贯彻落实文件规定,学生要在公检法机关积极参加足够的社会实践,同时导师要做好监督管理,在日常工作期间也可带领学生学习,形成师生共同注重实践的良好风气。
在会议总结阶段,副院长董邦俊教授指出,本次会议内容真正体现了“新”“实”“高”的特点,与会导师达成共识。学院导师在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的道路上取得很多的成绩,今后应继续坚持砥砺德行、守望正义、坚持创新、止于至善的校训,坚持人文化成、融通创新,坚定正确的研究生培养方向,在为国家培养融通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更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