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学生通讯员 汝雨悦 陶思媛)为推动创新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5月16日,我院在文治楼二楼会议室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刑事司法学院院赛答辩会。刑事司法学院院长董邦俊、教师代表林慧青、李正新和栾兴良出席并担任评委老师。本次大赛以“我敢闯,我会创”为主题,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交流思想、共同成长的广阔舞台。

本次比赛共有六支项目团队参赛,通过前沿技术和人文关怀的深度融合,展现新时代青年的创新思维与社会担当。各项目团队负责人依次登台展示,思路清晰、表达流畅,呈现精彩纷呈的项目内容。其中,《知临四海,行至九州——指尖上的地理科普和个性出游》通过VR沉浸体验、定制出行、积分奖励等方式,希望让用户在走进山川湖海的同时,也能真正走进当地的文化与地理;《智侦云眸——“AI”+“战法”双核驱动的新型网络犯罪侦查大模型》依托现代科学技术,为针对新型网络犯罪的隐蔽性、迷惑性与智能性提供切实可行的新方案;《刑领审慧——基于多模态审讯辅助技术的断案专家》利用“自研系统+定制硬件”,提供一体化智慧审讯解决方案,助力建设“平安中国”;《反诈先知——基于深度学习的跨平台公司财务诈骗智能识别与预警工具》依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技术与现代金融学科创新引领基地平台,为预防诈骗提供有效工具;《无“独”有“偶”——打造非遗陪伴木偶,让留守儿童不再唱独角戏》利用北斗定位导航技术实时监控留守儿童活动轨迹的同时,培养其兴趣爱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好的传承与创新;《绿膜智创——基于魔芋水溶胶的有机生态地膜新质方案》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及乡村振兴战略,致力于推广新型生态液体地膜,以解决传统地膜引发的环境问题。

展示结束后,评委老师围绕项目成立、技术专利及市场定位等方面进行提出专业建议,并依据团队表现、项目创新性、实效性、商业价值和创业潜力等维度综合评分。院长董邦俊提出要在项目设计中需紧扣本专业前沿领域,充分体现学科交叉优势,进行创新性突破,并且展现新时代青年工作者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最终形成兼具学术价值与实用性的创新成果。

本次院赛号召了本院师生“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将创新思维融入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产学研深度融合提供关键契机,共同书写了学院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审核人:徐庆祥
责任编辑:陈可璇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